|
发表时间:2011-9-16 9:44:04 摘自:“围绕海西促诚信”论坛 点击数:4891
|
|
信用是市场秩序的支柱,是市场繁荣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准则,也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宝贵资源和财富,加强诚信建设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信用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助推器,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加强诚信建设,公民诚信是基础,企业诚信是重点,行业诚信是纽带,政府诚信是关键。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在全国逐渐展开,国务院、各省市区相继成立了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至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条状”的行业信用体系和“块状”的区域信用体系相并存的局面。纵观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历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路径将沿着:“条状”的行业信用体系到“块状”的区域信用体系,再“整合”成全社会信用体系。福建省属于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先行构建“块状”的省域信用体系是符合福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另外,闽台隔海相望,海峡两岸征信机制的融合与信用体系一体化的趋势是符合近期《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的,两岸的互动和融合也客观要求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应呈现出有别于大陆其他区域的特性。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才刚起步,笔者拟对此予以探讨,并提出建设思路,以期抛砖引玉。
一、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依托省政府的强大推动力,分别从系统方案设计、应用技术系统开发、系统建设实施等三个层次展开。建设思路应以“企业信用为突破,个人信用是基础,政府信用是关键”。在建设步骤上,应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方式。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资料库,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然后,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再向个人信用建设方面拓展。
2.建设目标。到2012年,初步构建福建省信用法规体系;搭建福建省完善的信用信息基础平台,为全省信用体系提供服务和应用的技术支撑;建立信用监管平台,初步形成社会征信网络和市场化机制;形成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基本形成诚实守信的诚信文化,使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3.遵循原则。⑴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⑵ 从福建省出发,符合国情、省情实际;⑶ 与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接轨、博采众长;⑷ 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相兼顾、实现信用建设的可持续发展;⑸ 与信用体系建设较完善的区域进行战略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⑹ 节约成本、高效运作;⑺ 遵循开放性、前沿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4.建设内容。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包括信用制度建设和计算机网络建设,任何一个经济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最终都要落脚到这个硬约束上来。“软件”包括信用文化建设,信用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软”约束,贯穿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始终,与信用制度建设一道共同构成一整套信用信息的征集、储存体系和运作机制,形成信用体系的坚实支点。
二、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是伴随着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展开而进行的,目前的信用建设工作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归纳为:
1.信用建设机构的搭建。2005年7月开始,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牵头建立个人信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现已并入央行的全国个人信用信息库网络中,凡在大陆任一地方的商业银行的借贷行为,均可在其他地方进行查询,避免了异地借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04年4月28日,在原福建省副省长、政协副主席潘心诚会长的领导下,成立了“福建省城信促进会“,其目标任务主要是开展诚信理论研究与探讨,筹办诚信建设宣传刊物,举办社会诚信论坛,开展诚信评价与评比,促进失信惩戒机制的建立。目的是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倡导和推进信用文化、打造诚信福建。全省各地已成立了相应的诚信促进会。2004年8月2日, “福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负责全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领导工作。2006年4月11日,在省企业信用建设办公室的指导下,由省经贸委信息中心、福建省数字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有限公司”,是福建唯一一家由省政府办公厅授权组建的、特许经营的省级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主要负责福建省的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引导企业从自身内部和外部着手信用管理,强化信用管理意识。上述信用建设机构的搭建,为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运行平台,当然,这些机构的职能和工作重心有待整合和优化。
2.信用法规的初步制定。信用法规建设是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和前提条件,呈现严肃性、繁琐性和敏感性,涉及面广。200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闽政[2004]10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08]6号),《关于研究我省信用体系建设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福建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4]122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中介机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05]6号);同时,省政府制定了《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时办法》。依据这些法规制度,厦门市自2008年4月制定并施行《厦门市市场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这些法规为构建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奠定法律体系基础,当然,仅有这些法规还远不够,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行“先试、先行”,制定有利于加快海西经济区信用体系建设以及闽台征信机制融合和信用体系一体化的法规系统。
3.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的探索。福建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在省经贸委企业信用建设办公室的指导下进行的,以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省企业信用公司)为平台,以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的企业银行信用信息库为基础,构建福建省的企业信用体系网络。上述两个机构都在开展信用信息服务业务,但因各机构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它们所掌握的企业信用数据及出具信用报告的侧重面各有差异。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的信用报告侧重于企业的金融机构交换数据和其他一般数据,而缺乏企业动态的更广泛的经营数据;省企业信用公司的信用报告侧重于企业的动态的更广泛的经营数据,而缺乏企业的较全面的金融机构交换数据,使信用报告的真实度降低。全省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依托金融系统的征信数据库,征集个人借贷信息,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奠定基础条件。目前,已开通针对消费者本人的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全省的消费者凭自己的身份证可以享受一次免费到当地的人民银行营业窗口查询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福建省诚信促进会牵头,通过各种形式,利用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倡导诚信意识和文化,推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4.信用中介机构的培育。信用中介机构是信用市场发展的基础,完善的信用市场是信用体系健全和信用产业形成的前提。目前,福建省的信用中介机构犹如破土的春笋,已露生机,但处于萌芽阶段,仅有省企业信用公司(此公司承担双重职能)及其在厦门的分公司、厦门市金融咨询评信有限公司、中国人才认证网诚信认证中心福建办事处等信用中介机构;厦门共赢管理咨询公司为信用人才的社会培训机构。总的来说,信用中介机构的培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5.信用研究与信用人才培养工作刚起步。福建省乃至海西地区,目前仅有厦门理工学院成立了全省唯一的信用研究所,进行信用管理的专业研究,并试办信用管理方向的本科生培养,已招收了两届本科生。这种局面与现实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差距甚远,如何调动省内高校、科研机构来共同进行信用研究和信用人才培养,是推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框架
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是在摸索中进行的,至今尚没有系统的规划方案。根据福建省乃至海西经济区的实际情况,笔者在此提出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的框架思路,以供参考。它包括如下六大系统内容:信用法规系统、联合征信机制、信用评价咨询、信用市场培育、失信惩戒机制、信用文化塑造。
1.信用法规系统
信用法规系统是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保障,从一开始就必须使信用体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范围内合理运行、规范操作、健康发展。深刻领会《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采取“先行先试”原则,在福建海西区域予以建立相应信用法规,特别是厦门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一定的相对立法权,可以运用这一权力先针对厦门市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法规缺位的现状,构建厦门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一些信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待积累经验后,再构建福建省的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在中央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内,可以由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牵头,以法制局为平台,组织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信用管理专家和专业立法工作者,组成信用管理的立法研究小组,设立研究课题,争取在近1-2年内将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建设列入省市人大的立法规划中。根据实际需要并借鉴外国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立法次序,建议厦门市乃至福建省依次制定与《征信数据采集和保护法》、《消费信贷法》、《商业信用信息报告法》、《信用控制法》、《商帐追收操作法》、《个人破产法》等相对应的地方性法规。如果再能够针对《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破产法》等法律而出台一些更切合信用管理实际操作的补充性法规,则对于加速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就更加有利。
2.联合征信机制
联合征信机制是指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个人与征信机构全方位参与的征信模式。所谓联合征信,就是由第三方机构把分散在金融、工商、税务、质量监督、公安、法院等社会经济有关部门的涉及信用主体(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信用信息数据库,从而为社会各部门了解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提供服务。
⑴ 联合征信系统的内容。包括:① 确定信用信息征集范围,建立信用信息数据供应网。包括从商业银行、政府管理机构、司法部门和其他社会管理机构采集到的依法可以公开的信用信息数据。这些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由相关信用法规加以确定;② 组建第三方征信中介机构,具体采集征信范围内可以公开的信用信息,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③ 建立一套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评级标准和评估方式,根据企业、个人的信用资料进行评估和评分。
⑵ 联合征信系统的机构组成。鉴于福建省的具体情况,在现有以主要省领导挂帅的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协调办公室(简称省信用办),牵头和组织日常工作,以现有人民银行福州和厦门中心支行的金融系统征信数据为基础数据库;以省企业信用公司为主要运作平台的操作机制。由省企业信用公司购买或交换银行信用数据,并再征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信用信息,汇集建立一个综合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福建省诚信促进会)的功能和作用,利用促进会现有的会员资源,逐渐积累信用信息数据源。
⑶ 联合征信系统的运行。征信工作应遵循“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由省信用公司向政府各职能部门征集信用数据,建立信用信息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库信用信息网络,开展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咨询、资质认证和风险评估等业务。主要范围包括:采集、加工、整合、储存信用信息;开发符合厦门市情的信用评估模型;按照从业规范披露信用信息,为政府整顿经济秩序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3.信用评价咨询
信用评价咨询是建立在联合征信系统基础上的,它可以对信用主体的基本数据、经营数据及信用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和管理;为社会提供信用主体的基本信息、信用咨询、资信评估等信用产品;还可为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企业信用监管工作提供支持。
⑴ 总体方案设计
按照信用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功能划分,信用评价系统可以分为静态评价、动态评价和应收账款管理3个子系统,并配有信用信息数据库查询系统(即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
① 静态评价系统。有4个模块:客户信用申请、客户信用调查、客户信用评价、客户信用额度审批。每个模块既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联结成一个整体,实现自我评价或委托评价。
② 动态评价系统。是在静态评价的基础上,在信用额度审批模块与信用调查模块之间添加客户数据库模块。随着信息录入者对客户档案的更新,系统会自动调整客户信用级别和信用额度,为作出合理授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③ 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包括拖欠前和拖欠后的账款处理。系统根据录入的客户信息,打印出各种报表、登记表和追讨函,以便监控账款管理和追收情况。
④ 客户信用数据库(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该数据库不仅包括按照一定格式进行管理的客户档案,还包括每个模块所用到的表格化信息。操作者可以将从不同渠道取得的信息输入资料库,以备日后查阅。
⑵ 指标体系设立
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价制度的灵魂,直接关系到资信评估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资信评估活动的生命力。参照国际上流行的指标设置体系和具体运作方式,并结合厦门市的实际情况,可设置如下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①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企业基础素质分析、外部环境支持分析、未来发展潜力分析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为相应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由若干个二级指标来表示,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
企业基础素质,包括六个方面:企业财务状况、制度建设、连续经营分析、管理效率、职工素质、资产质量。主要是指企业概况和企业综合评价。
外部环境支持,包括四个方面:政府支持程度、经营地理环境、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状况。体现企业的天时地利。
未来发展潜力,包括五个方面:盈利能力增长潜力、基本素质增长潜力、新产品增长潜力、行业产值增长潜力及市场份额增长潜力。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综合上述三个一级指标,得到企业的信用等级。依信用等级由高到低的结果可分为七级:AAA、AA(包括AAB或 AAC)、A(包括ABB、ABC、ACC)、BBB、BB(BBC)B(BCC)和CCC。
② 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自然情况、收入情况、资产负债情况、道德情况构成。权重也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参照企业信用评价的权重设置来确定。从而得出个人信用评分值。
4.信用市场培育
福建省信用市场的培育应遵从“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原则,并参照金诚信用咨询公司开发的“区域信用决策支持系统”和“公众信用服务系统”,作为福建省的信用管理系统的主要部件。
⑴ 区域信用决策支持系统:以信用评价为主的信用风险分析为中心,将各种有关数据结合起来,实现信用管理的决策功能。其特点:个性化的评分(评级)系统;快速数据读取;分析结果可视化;生产个性化的信用报告;良好的数据接口;具有事前监控功能。
⑵ 公众信用服务系统:主要内容为宣传与报导;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信用公示服务;异议反馈等。
5.失信惩戒机制
福建省的失信惩戒机制尚未形成,失信者付出的代价不足以抵付所得到的实际利益,对这种失信行为的容忍和惩处不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失信行为泛滥,弱化了人们守信的积极性,这些负面影响通过信用网络的放大作用进一步恶化。改变办法是从根本上建立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包括三个层面内容:市场惩戒;行政惩戒;司法惩戒。
根据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可以由政府(信用办)牵头,省诚信促进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积极加盟,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力量。在建设初期,采取行政惩戒与市场惩戒双管齐下的方式,随后逐步转向以市场惩戒为重点,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制约;处处守信、事事方便”的良好氛围。
6.信用文化塑造。信用文化是以支配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各经济单元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的一种基本理念和规范。大致分为儒家信用文化和西方信用文化。我国应把传统的儒家信用思想和西方信用文化融合在一起,塑造我国特色的信用文化。福建省信用文化正逐渐淀积,信用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拟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促进:
⑴ 以省市诚信促进会为龙头,带动全省信用文化形成。福建省诚信促进会是研究、宣传、监督和促进全省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团体,是由全省各行业、各阶层的社会有识之士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组织。会员单位和会员遍及全省的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主要大中型企业、高校以及信用研究机构,是全省涉及面最广的社会团体。以省市诚信促进会为龙头,带动全省的信用文化形成,是具有宽厚的基础,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⑵ 以信用评估、咨询、培训机构为载体,推动全省信用文化培育。伴随着信用中介机构的壮大,信用文化将日渐培育并扩散。如: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信用管理公司,并生产企业信用报告等信用产品;厦门金融资信评估公司是厦门市以各金融机构合股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共赢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是我省专门从事“信用管理师”等职业技能培训的中介机构,已培训了多批“信用管理师”和“助理信用管理师”。这些信用中介机构逐渐成为福建省信用文化培育的载体。
⑶ 以厦门理工学院信用研究所和信用管理专业为基地,向社会输送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并传播信用文化。成立于2006年11月的厦门理工学院信用研究所,是福建省首家从事信用管理的专业研究机构,目前承担了福建省、厦门市的有关信用管理领域的研究任务,对省市的信用体系建设课题进行系统地研究和规划。厦门理工学院商学系于2007年始首次招收60名信用管理方向的本科学生,随着信用管理人才的产生,福建省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面将会逐渐缓解。伴随着信用管理研究和信用人才培养,福建省信用文化将日趋形成。
同时,在福建省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关系:⑴ 处理好福建省社会信用体系与其下各地市以及与全国社会信用体系之间的数据库接口兼容性关系;⑵ 处理好金融、工商、税务等行业信用体系融合的问题;⑶ 处理好信用中介机构之间的信用产品标准一致性关系;⑷ 处理好海峡两岸的征信机制融合与信用体系一体化问题。
(阮德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