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诚信动态 视频新闻 诚信促进会 诚信书画院 会员风采 诚信品牌
  诚信福建>>诚信动态>>
海西经济呼唤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
浅谈运用工商职能推动海西信用建设
发表时间:2011-9-16 9:58:22 摘自:“围绕海西促诚信”论坛 点击数:5493
    中华民族素有崇尚诚信的优良传统,诚信被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诚信是现代市场体系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准则。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形势下,着力增强企业诚信意识,提升消费信心,意义尤为重要。建设海西,发展海西经济,促进两岸经贸交流,诚信建设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力发展海西经济要积极构建海西诚信体系
    1.诚信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条件。诚信不仅是道德范畴,更是维系市场经济各主体正常往来的重要纽带。诚信体系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管理制度,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交易以诚信为前提,更多地表现为信用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把诚信体系建设好,对规范信用秩序,消除信用缺失,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度,就可以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监管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健康的环境中不断完善。实践也证明:市场化程度越高,信用规模就越大,信用关系就越广。
    2.诚信体系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在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中,扩大信用交易和信用消费规模,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当前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不振,企业破产、兼并现象增多,三角债将会随着危机深入而逐步显现。同时,海西经济区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内需也扩大,消费结构也出现明显的升级趋势,家庭消费重点逐步向住房、汽车、家电、旅游等领域转移,客观上要求信用消费快速增长。随着新一轮海西经济的发展,海西经济区信用交易和信用消费的空间将非常宽广。依托现有的信用基础和社会需求,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发展各种新型信用工具,一方面,可以扩大信用服务行业规模,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可以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拓宽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的渠道,扩大居民消费信贷规模,提升消费需求层次,为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信用支撑。
    3.诚信体系建设是海西商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来具有重承诺、守信用、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依靠思想道德教育来推广,更需要现实的制度载体来规范。只有把传统文化的诚信理念,与现代社会的信用制度相结合,才能保证全社会更好地守信履约。诚信体系是培育一个地域商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不但承载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还承载了信用有价、社会自律、责任政府等现代文明要求。构建诚信体系,实现诚信制度化,就可以让诚信意识如同守法意识一样,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海西建设的地域特色、闽台两地的全面交流以及沿海、内陆的资源的整合,都需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重塑海西商业精神。
    4.诚信体系建设是提升海西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一个地区的新一轮发展,必须围绕提升综合竞争力这条发展主线。综合竞争力的增强,不仅取决于产业竞争力、基础设施条件等硬件因素,更取决于诚信环境等软件因素。“商无信不盛,市无信不兴”,诚信也是一个地区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治化水平的综合体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哪个地区诚信环境好、市场机制完善,资源就会向哪个地区涌流、集聚。按照国际信用管理规范,建设诚信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环境,降低商务成本和政府管理成本,从而更有力地集聚国内外资源,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同时,守信用、讲规范、讲法治的市场诚信环境,可以进一步提升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和企业整体信用,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以要提升海西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就要大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二、当前诚信体系的缺失及企业信用监管难的成因
    1、企业失信用行为的表现。一是企业信用意识淡薄造成失信。一些企业、个人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是通过诚实劳动、加强管理、照章纳税、依法经营获取合法利益,而是通过假冒他人品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等手段来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一些名牌产品声誉降低,生存维艰,也使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二是一定程度上存在  “无商不奸”的思想。市场经济利益为先的思想潜移默化。市场经济对大众行为的根本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为的动机方面。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假设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社会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人们长期受限制的求利心理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并被当作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一些人便堂而皇之地采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的利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诚信现象渐渐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蔓延,这是导致人们背离诚信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有的企业受利益驱动,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不惜利用广告的宣传效果,发布华而不实、扩大其辞的虚假广告,弄虚作假,有意夸大商品的功能和使用范围,使消费者误入歧途,有的甚至利用广告进行行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2、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一是企业认识不到位,信用意识不强。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使许多企业对于信用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缺乏认识,更谈不上信用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无形资产的理念,有些企业对自己的名优品牌明知被仿冒、假冒,注册商标被侵权,不以为然,未能引起重视,甚至行政执法部门主动为其维权,企业表现得十分冷漠,不予配合。还有一些企业未能牢固树立信用意识,对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问题认识不足,停留于单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对于企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存在很大障碍。二是信用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处罚不严。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的法律规范和约束显得乏力。同时,在实际执法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一些严重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或只作表面文章,使失信企业付出的成本小于失信的收益,即失信有利可图,而诚信的企业收益不明显,使一些经营艰难的企业将不守信用做为摆脱困难的一种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企业的失信。三是企业信用基础薄弱,难以守信。企业的自有财产是企业本身兑现承诺、履行合约、偿还债务和承担民事责任的重要保证。很大一部分企业,特别一些企业规模小的农村企业,其投资主体相对单一、管理粗放、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加上缺乏对市场应有的调查,对消费者的需求不甚了解,经济效益不佳,信用基础薄弱。
    3、目前企业信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监管质量、体系有待提高完善。多年以来,工商部门在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即规范登记行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积累了许多非常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在回访检查、年度检验、日常监管上由于基层人员问题、地理问题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企业信用监管中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企业信用监管质量很难得到质的提高,市场主体宽进严出的监管体系难以完善。二是企业申报信息不实。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掌握大多局限于年检期间企业自行申报的资产负债额、荣誉、资质等商务信息,一些企业因贪图方便或出于别有用心的目的,在填报这些内容时,往往随心所欲填写或故意捏造事实,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提供的商务信息资料大部分只能是形式审查,不实的信息非常容易顺利的记载到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中,从而影响到企业信用评价的各项分值不准确。问题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年检期间企业提交的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有关财务数据失实现象屡见不鲜,本应将这些数据作为衡量企业信用能力的重
    要指标,却因企业弄虚作假,申报信息和实际不符,最终评价得出的信用等级难以真实反映企业实际信用状况。三是工商采集信息不全。信用信息采集越翔实,信用等级评价越科学,而现实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由于职能限制,除企业自行申报信用信息外,采集的信用信息还只是停留在工商行政管理领域内,但对不是职能管辖范围内的失信行为却茫然不知,信用信息数据库内这些项目也无从录入。同样由于职能关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荣获“守合同、重信用”、“著名商标”、“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了如指掌,但对行业资质、银行信用等级等信用情况不甚了解。四是基层执法力量薄弱。一方面,由于农村点多面广企业分散、规模小、企业信用监管需要强有力的监管队伍。目前,一个工商所管辖的一般有几个乡镇,几十上百个行政村,而一线执法人员严重缺乏,执法部门缺乏必需的强制手段,以查封非法财物、冻结账户、关闭非法企业等,难以完成繁重的监管任务。加上监管力量、交通设备等因素,给监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影响,易出现监管“盲区”或“死角”,同时也无法保障监管质量。另一方面,商品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在信用监管的打假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假冒伪劣商品的检测问题。许多假冒伪劣商品只能凭执法人员的经验来识别,对深层次打假缺乏必备的检测设备和必要的检测手段,而送检需要较高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不能保障假冒伪劣商品得以及时查处。
    五是部门共享信息不畅。目前除工商部门外,许多部门根据自身业务职能也在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但由于缺少协作,部门之间掌握的信用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工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信用评价活动始终处于各自为政、自行其事状态。加上目前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还没有进行互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自己掌握的信用信息而对企业做出信用评价,往往没有被其他部门采用;其他部门对企业做出的行业信用评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没法参考。由此造成企业信用信息被割断、信用等级信号不对称问题,甚至出现此部门的守信单位在彼部门为失信单位的奇怪现象。
    三、当前信用监管和诚信体系的方向与对策
    企业信用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因此,工商部门应积极立足本职职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各级政府信用建设战略,发挥企业信用监管职能,积极维护市场信用秩序,努力为提高企业信用指数,提高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意识,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1、做好企业信用资产赋予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信用的认识和信用管理意识,支持企业实施工业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创建,主动帮助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和开展著名(驰名)商标、知名商号、重合同守信用等工商信用资产的申报。二是加强培育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积极协助政府打造具有海西特色的区域品牌,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品牌创建工作,努力铸就海西区域及支柱行业信用形象。同时,通过行业协会或区域性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和资格认证等信用资产的管理,赋予成员企业一定的信用资产,从而达到双赢。三是深化政府企业信用监管系统建设,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逐步建立政府部门间信用评价资源共通共享,最终形成统一的政府信用监管评价体系。
    2、深化工商企业信用监管职能。一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失信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全面落实工商监管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对不正当竞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商业欺诈、虚假宣传等失信行为依法进行惩处。特别要加强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商标广告等当前重点失信行为的监管,进一步维护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二是推行区域性、行业化信用监管。推动企业信用建设,必须大力推进区域或行业信用监管。通过工商部门的引导,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制定行业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企业信用风险防范体系和信用奖惩体系,构建行业(区域)信用自律机制。利用企业预警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失信行为,实现社会化惩戒,促进企业加强信用内部管理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建设。三是强化工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奖惩。在A A级以上企业的信用监管等级报告中告知其年检时的优待权利,在A级以上企业的信用监管等级报告中告知其获得工商部门信用资产赋予资格;而对于B级以下企业的信用监管等级报告中告知其限制信用资产获取等惩罚处置情况。四是工商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企业信用监管报告或行业信用监管报告。为企业进入市场和加快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决策意见,也为其它政府机关及社会各界提供参考信息。每年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监管等级评价结果。听取企业对评价结果的意见,然后将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全面公开,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3、加强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渠道。一是工商部门主动充实采集信用信息。通过开展基层工商所的属地监管,强化责任人在日常巡查中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审核职责工作的关注,及时、动态地收集相关信息录入到信用监管系统中。二是分工负责录入工商信‘用数据。主要由工商部门各业务科室根据其业务工作开展中产生的与企业相关的企业登记信息、年度检验结果、商品质量监测信息、著(知)名商标名录、知名商号名录、知名商品名录、“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名录等信用数据按时录入对应的信用管理软件中。三是鼓励企业主动申报信用信息。利用企业年检时机,鼓励企业通过网上年检时,全面申报本年度产生的有效信用信息,增加信息量,使企业信用监管等级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4、加强部门间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利用现有的政府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进行工商与各部门之间企业监管信息数据的互通互享,最终实现以政府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为基础,政府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政府企业信用评价结果替代工商部门单一的企业信用监管等级评价结果,使企业信用评价更为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连江县工商局 陈荣、吴征宇)

  推荐新闻
·省诚信促进会领导出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讲...
·诚信建设论坛在福州举行
·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领导到省诚信促进会...
·福州海关副关长林跃飞一行到省诚信促进会交...
·省诚信促进会领导赴福鼎参加诚信主题活动并...
·福建省诚信促进会应邀参加2024年福建省...
·余军会长一行前往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
·省诚信促进会领导应邀出席第五届两岸(厦门...
·省诚信促进会和省妇联联合举办“诚信你我 ...
·省广播电视局机关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到我会开...
首页 | 诚信动态 | 诚信促进会 | 会员风采 | 诚信品牌 | 加入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2004-2005 cxfj.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诚信福建网版权所有
主办:福建省诚信促进会
联系电话:0591-87826028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19号国泰大厦15楼B区
闽ICP备13004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