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12-3-21 16:14:28 摘自:福建日报 点击数:5838
|
|
“中国人有个误区,包括以前的我,觉得引进国外设备很了不起。其实,他们卖设备给你,你只能在中国做,不能跟他们竞争。真正好的产业设备,要靠自己研发。”曹德旺言语间露出自豪。
近日,福耀集团。66岁的曹德旺,步伐矫健,带记者走进公司的玻璃研究院。
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领先专利,换来的是产品的世界竞争力。如今的福耀玻璃,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去年6月,胡总书记访俄时,中俄在克里姆林宫签约7个合作项目,福耀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投资2亿美元,将在俄罗斯年生产300万辆汽车所需的玻璃,这也是福耀首次在海外建厂。
曹德旺如此描述自己的事业轨迹:不为——有为而不妄为——无为。
1995年之前,他对做玻璃并不内行,凭的只是一股激情,他自嘲为“不为”;开窍后,他不赚快钱,只做汽车玻璃一件实业,这叫“有为而不妄为”;2006年以后,福耀建立高效的生产及管理系统,即使负责人不在,工厂也可自动运转,这是更高境界的“无为”。“不管,才是最大的管。”已与儿子完成交接班的他解释说,“管理者在位时公司发展轰轰烈烈,这还不算成功,关键是留下一套长效发展机制。”
在他眼里,商道无非两个字:“义”、“利”。乐善好施是企业应有之“义”,“做慈善,要做得像玻璃一样透明。”
去年5月,曹德旺向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赠3亿股股票,立志将其打造为最透明的慈善基金会。如今,他已彻底退出该基金的理事会,“股票过户之后,已经不是我的,我就不该插手。退出后,就靠制度来管它。”
河仁慈善基金会,直接面对慈善机构,由慈善机构报慈善计划,基金会负责审核拨款,以公开披露信息作为手段,来保证慈善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希望以它作示范,告诉慈善界的朋友,做慈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相信制度和逻辑。”他说。
曹德旺提出的“捐款问责”,亦受到媒体热捧。对此,他表示:“问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把钱捐给最需要的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