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12-8-3 9:20:15 摘自:海峡都市报 点击数:8498
|
|
N中证
历经一个多月公开征求意见以后,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第80号令),自9月1日起实施。据了解,这是我国资本市场首部专门的诚信监管规章。办法规定,八类人员的诚信信息将记入诚信档案,处罚信息将保存10年。
包括六大制度
《诚信监管办法》主要制度包括:
一是建立诚信档案制度。规定证监会建立全国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全面归集证券期货市场相关的监管执法、自律管理和司法等公共诚信信息。二是推出诚信信息查询制度。三是建立了一系列的违法失信惩戒制度,使违法失信者成本提高、付出代价、受到制约。四是建立了针对几类特定主体的诚信约束制度。五是为激励、鼓励守信留下了空间。六是明确诚信监督合作制度。
八类人诚信入档
证监会表示,八类从事证券期货市场活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诚信信息,记入诚信档案:
(一)证券业从业人员和期货从业人员;
(二)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三)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四)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保荐机构、财务顾问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投资咨询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证券期货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五)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基金评价机构及其相关业务人员,非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及其主要投资管理人员,境外证券类机构驻华代表机构及其首席代表;
(六)为证券期货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或者软硬件产品的供应商;
(七)为发行人、上市公司提供投资者关系管理及其他公关服务的服务机构及其人员;
(八)其他有与证券期货市场活动相关的违法失信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证监会表示,《诚信监管办法》设定了诚信信息的效力期限。一般违法失信信息的效力期限为5年,因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刑事处罚类信息的为10年,超过效力期限的不再通过诚信档案公布、披露和对外接受查询提供。
治市需铁腕
N关菁
通过诚信制度建设,打击违法失信行为,这是证监会从制度上维护市场信心的又一例证,但新规能否真的使股市违法失信行为无处遁形,目前还不得而知。
股市的低迷,除了宏观经济面的原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者信心的缺失。上市公司造假、高价圈钱、业绩变脸,屡见不鲜;机构千方百计为拟上市公司“涂脂抹粉”,哄抬发行价……在这个小股民没有定价权的市场里,从企业到券商、中介、公关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利益驱动下,谎言也常常应运而生。
在人情报价的市场里,制度定得好,不如执行得好。从监管者到被监管者,都能真正建立诚信吗?治市还需铁腕。
全面撒网,不如重点捕鱼。加强诚信建设,当下不妨先从上市公司业绩频繁变脸入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