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诚信动态 视频新闻 诚信促进会 诚信书画院 会员风采 诚信品牌
  诚信福建>>诚信动态>>
如何打造诚信社会?
发表时间:2005-6-7 12:41:42 点击数:8364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然而,在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缺乏诚信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制假售假,合同欺诈,虚假招标,骗税逃税,伪造假账,恶意拖欠,变相传销……这种种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不讲诚信、欺骗欺诈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那么,是什么造成社会的“诚信缺失”呢? 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造成诚信缺失的一个历史原因。小农生活在人数不多的村落中,以土地为生,极少与外界发生联系。因而这种经济模式下沉淀的文化就是:重人情而轻规则。这样的文化资源,我们看到的只是放大的“人情”,找不到“法治规则”的身影。 我国建国后长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是造成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背景原因。由于所有经济活动都是由计划来调节的,因此不存在相互之间的诚信履约问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就成为一个很基本的要求。然而重塑人们的心态又不可能那么快实现,因此在转轨时期的诚信缺失就是必然的了。 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完善、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的落后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缺陷,是企业间交易行为呈现严重信用失控混乱局面的体制和制度性原因。 信用记录不全,信用查询不便,使得中国信用体系的建立缺乏一个基础平台,这是造成我国诚信缺失的一个技术性原因。 针对上述造成诚信缺失的多种原因,笔者认为,要想扭转这种局面,拯救社会诚信,打造诚信社会,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最终方能达到目的。 思想教育和道德约束固然是不可或缺的。现在,整个社会已经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人们痛恨、谴责失信者,这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在倡导诚信,呼唤诚信,号召大家积极地参与到建设诚信社会、诚信经济、诚信企业的活动中来。这是有利的社会环境。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必定会使诚信缺失状况得以改变。 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因素,必须重视用制度来制衡不诚信的行为。要注重在社会各组织(阶层)之间、社会各组织内部建立健全分工合作、公平竞争、分配公正的机制,为诚信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和征信系统,为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记载和查询提供一个基础平台。通过这样一个信用平台,为市场主体建立诚信档案,让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向社会公开,使守信者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使失信者无处藏身,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同时通过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使每个社会成员和市场主体都充分意识到诚信的实际价值及其对自己的现实利益,认识到失信对自己切身利益的直接损害。 要建立健全诚信法律法规,使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为制裁失信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总之,诚信不仅是一种社会道德,更是一种社会财富。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所指出的那样:“诚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笔财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付出,但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都应该为此而努力。

 


  推荐新闻
·省诚信促进会领导参加福州市鼓楼区诚信促进...
·省诚信促进会各支部联合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全省各级诚信促进会积极参与3·15国际消...
·2025年诚信八闽行活动正式启动
·“政务诚信、你我同行”主题征文活动结果公...
·“政务诚信 你我同行”主题征文获奖名单
·省政协副主席、省诚信促进会会长余军赴南平...
·“政务诚信 你我同行”主题征文获奖作品...
·省政协副主席余军赴建宁、将乐开展调研
·省诚信促进会领导参加泉州市诚信促进会理事...
首页 | 诚信动态 | 诚信促进会 | 会员风采 | 诚信品牌 | 加入收藏夹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2004-2005 cxfj.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诚信福建网版权所有
主办:福建省诚信促进会
联系电话:0591-87826028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19号国泰大厦15楼B区
闽ICP备13004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