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HBA”、“ROOBOK”、“adi鄄dos”、“sprondi”……这些商标乍一看很眼熟,特别像某些知名品牌,可细一看又有所区别。近年来,厦门海关先后查获了许多批涉嫌侵权货物。海关指出,一些不法分子试图通过打擦边球来逃避海关边境保护知识产权的打击。
近年来,为了逃避海关监管,规避法律制裁,不法分子的侵权手法不断“翻新”。普遍的是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图形、文字,有的将注册商标中的字母稍做增减或修改,还有的将注册图形稍做变化。2005年厦门海关查获此类侵权案件共18起。
在进出口侵权案件中,侵犯专利权案隐蔽性最强。如厦门海关查获的侵权数字键盘,其知识产权核心在于所使用的数字切换模式,看不见,摸不着,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类侵权手法不如侵犯商标权直观、海关难以进行现场辨别的特点,开始逐步使用这种侵权手法。2005年厦门海关查获涉嫌侵犯专利权案件4起(2004年无此类案件),涉及陶器工艺品外观设计专利以及数字键盘等发明专利。
变换的侵权手法还有将货物与侵权商标相分离,待出境后再组合,以此蒙混过关。如某企业申报出口轴承,海关查验时并无异常,但细心的关员发现集装箱里还藏着一堆商标,打开一看全是假冒“NSK”商标。类似的还有将运动鞋与假冒“NIKE”商标分离装在同一集装箱出口。
随着海关对传统出口侵权商品如服装、鞋帽、箱包等加大风险分析布控,不法分子逐步转移侵权对象,在2005年查获的侵权货物中,逐渐出现了小家电、汽配、灯具等传统商品之外的侵权商品。此外,注册空壳公司,一旦侵权行为被发现就隐匿不现也是现在一些不法分子逃避海关处罚的一种普遍手法。在厦门海关2005年查获的118起货运渠道侵权案件中,当事人为异地企业的有86家,占侵权企业73%。但多行不义必自毙,任你作假手段有多高明,也难逃国法的制裁。(林世雄 刘频 黄健)